cdx、cqy……这些00后网络黑话,你了解多少? | 儿童网络素养专题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乐天行动派
生于千禧年前后的00后已经逐渐开始体会成长的烦恼与快乐。与90后、80后前辈们明显不同,00后有自己的价值观念、行为偏好,甚至语言系统。他们之间流行的网络用语在很多成年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文字,这恰恰表明了00后的特殊性——他们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,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,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。
我们,真的理解他们吗?
本文来源自微信公号“乐天行动派”,腾云获授权转载。
今年竟然已经是2018年了,就像一首十年前的老歌里唱的那样:“生命是华丽错觉,时间是贼,偷走一切。”
90
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自称为中年人,现在,90后大部分都迈入了职场,并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“佛系”;
80
曾被称为“垮掉的一代”的80后,处于事业上升期(同时可能还被逼着要二胎),在家庭与事业的夹缝中严防死守发际线和肚腩的最后光荣阵地;
70
70后则可能已经在考虑退休以后在哪儿“颐养天年”了。
唯有00后,他们像初升的朝阳一样,被寄予美好的期待:他们年轻、充满活力、无所畏惧,他们正值人生中最美好也最尴尬的时段——青春期。
1
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们
更关心什么?
我们作为“过来人”,对青春期的看法是怎样的呢?我们真的理解他们、理解曾经的自己吗?
不愿透露姓名的L同学:
青春期青少年最典型的特征是“中二”—— 动不动就觉得全世界都与“我”为敌;
愿意透露姓名的Celine同学:
一言以蔽之,非主流;
青春期还没结束的Zoe同学:
青春是一簇簇花开,最后留下的,只是一团一团的青涩;
理性(离青春期很遥远)的Frank同学:
青年人的“奖励机制与体验”,会比成年人强烈很多(比如初恋的体验,体育比赛获得胜利和关注的体验);这是青春期特有的“动力系统”大脑所导致的;而“控制系统”又没有对应跟上,所以有疯狂的行为、叛逆行为。
正如Frank理性分析的那样,青春期的青少年们,有源源不断的活力,喜欢在人前表现自己,但同时也敏感、缺乏自控能力——这些都是大脑在发育、激素分泌在变化所造成的。
心理学家这样解释:大脑状态混乱又活跃的幼儿期过后,孩子们的大脑可以在小学这个阶段度过一个非常平静的时期。可是到了青春期,人的大脑会再次变得活跃,可塑性再次提高,这又使得大脑重新回归了幼儿期的混乱。
一个令父母不是滋味的事实是:这种改变是在为离开家庭做准备。
这是由人类进化决定的。青春期之前的孩子,生活以家长为核心,最关心的是与家长之间的关系。在步入青春期之后,青少年最在意的关系将转变为与同伴间的关系。
比起在老师心目中是什么位置,青少年更关心自己在同学中的位置,每个青少年都想得到来自同学的尊敬。为了赢得地位,青春期少年甚至会去做一些冒险的、匪夷所思的事情,这就是为什么,青春期的青少年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会与家长产生代沟、矛盾。
步入青春期,青少年们的社交模式也由幼儿时期单纯的打闹,演变成复杂的社交演练——谁与谁是对头,谁与谁是盟友,分工、谈判、妥协、利益分配、建立游戏规则,社交模式逐渐变得高级、复杂起来。
2
00后青少年们的专属“黑话”
这时候,青春期少年会有自己这个年龄阶段专属的“地下文化”。他们私下交流时,会说一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词汇、只有他们会意的典故,他们关注的东西,非这一年龄阶段的人根本理解不了。
下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与00后青少年的代沟,以下是一名00后的QQ空间截图:
cdx是什么意思?
00后这么能吃吗?作为一个经常刷微博的中年阿姨,我灵光一闪:
结合上下文好像也不太通顺……别急,还有cqy和nss呢:
……现在感受到代沟了吗?
其实,这些都是拼音缩写,在00后的眼里:
cdx=处对象
(谈恋爱)
cqy=处Q友
(加QQ好友聊天)
nss=暖说说
(相互“踩空间”,增加人气)
(类似的还有bhs、bhys,难度更大的还有nbcs,猜猜看?答案我们在文末告诉你!)
这些00后的专属“黑话”,在很多年长的人眼里或许都是不可思议的——青春期青少年总是憧憬成熟,同时又留恋童年,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,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。
这样矛盾的心理,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,而对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来说,意义却十分重大——这种专属的“地下文化”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之间传承,还不断地创新。青春期少年是否掌握这个文化,对于他是否受同龄人欢迎十分重要。
就像00后们使用拼音缩写“黑话”一样,90后、80后、70后、60后们也都有各自的青涩时代的“黑历史”:
90后的火星文曾经也是倔强不服输……
80后曾经被韩流过境,刮得“东倒西歪”……
60后、70后们年轻的时候,则流行过一阵诡异的“喇叭风”……
所以,谁的青春不迷茫?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打交道,我们应当更多一些包容和理解。
不要因为自己“看不惯”这个年龄段的某些没有不良后果的行为,就用自己“充满经验”的过来人观念,强制、生硬地要求青少年们做出改变——要知道,青春期的青少年们如果真的迫于家长压力,做出了一些与同龄人格格不入的举止时,TA将会面对来自同龄人的不解,甚至排挤、霸凌;这会对在这一关键时期,少年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后果严重的影响。
3
青少年对奖励的体验
比成年人强烈
但是,当青少年们的行为真的“跑偏了”,又该怎么办?
最近,《青少年健康杂志》上的一项调查显示,5600名年龄在12—17岁的美国青少年,他们中大约6%的人承认,自己曾有过直接的自我贬低行为,其中一半以上的人说他们不止一次这样伤害自己。在紧张又敏感的青春期,13%—18%的处于困境的青少年通过切割、焚烧或其他形式的自残来伤害自己,以此来应对他们的痛苦。
这项研究报告的合著者、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犯罪学教授、网络欺凌研究中心联合主任萨米尔(Sameer Hinduja)说:“当问到青少年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时,青少年说:‘我已经感觉自己很糟糕了,我想让自己感觉更糟糕。我想看看谁是我真正的朋友。’”——他们伤害自己是为了鼓励别人去担心他们,以证明他们是多么“强硬”,或者为了引起成年人的注意。
萨米尔也提出了对策:“父母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促进与孩子之间开放的、不带偏见的沟通方式。肯定一名青少年的经历可以鼓励他们向成年人吐露他们的苦恼。”
研究大脑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洞见。青春期少年之所以会去做一些不负责任、冒险的事情,并不是因为他低估了危险——而是因为他高估了奖励。或者说,青少年对奖励的体验比成年人要强烈得多。比如,一直到成年,每个人都觉得初恋特别美好,其实初恋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,只是那时候我们处在青春期,我们对奖励的感觉特别强烈而已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,青少年们宁可自我伤害,也想要获取他人的关注——他们更渴望他人的认同,渴望被理解,也渴望温暖和安全感。
4
一个提升青少年自控力的好方法
但是,最靠谱的安全感始终都是自己给予自己的,青少年们终究要学会成长——人控制自我行为的能力不仅仅会自然生成,而且可以训练。
高普尼克在《园丁与木匠》一书中认为,自控能力的提升,高度依赖学习和经验。试错就是个好办法。如果我们曾做出过一些错误的决定,吃了亏,那我们就会学会下一次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。在实践中吃一堑长一智,人就会慢慢变得成熟,这个成熟的过程就是我们自控能力提高的过程。
所以试错宜早不宜迟。最好在青春期还没到来之前,在小学的阶段,家长就让孩子去做一些决策,和同学多互动。这时候,孩子仍然以家庭关系为中心,家长还有一定的权威,能给出一些积极有效的引导。
总而言之,成长是一件辛苦的事,我们不可避免;但是,成长也很幸福,在成长中,我们拥有了更多保护他人的能量。
(答案:bhs是“不嗨森”的拼音缩写,意思是不开心;bhys是“不好意思”的拼音缩写;nbcs是英文“no body cares”的缩写,意思是没人关心,万万没想到吧!)
参考文献:
[1]Alison Gopnik: 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: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s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,2016
[2]Marisa M. Fisher,Erica A. Eugster: What is in our environment that effects puberty?,2014
[3]July Fraga: When Teens Cyberbully Themselves,2018
[4]Gantenbein, Christina Kanaka-gantenbein,Christina:The mystery of puberty initiation: genetics and epigenetics of 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(ICPP),2017
关于青春期,你曾经历过什么?有什么故事要讲?欢迎在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~
我们5月2日发布《当孩子想要一个智能音箱,说YES之前你该做什么?》这篇文章时,发表评论点赞最多的读者,获得了一个腾讯听听音箱,这是近期他给我们发来的照片和获奖感言:
看来这位读者心情不错,希望下一个心情好的就是你呦,我们的下一次活动可要踊跃参加呀。
丨 儿童网络素养专题回顾